中华职教社的当代贡献
综论 - 专题


  陈衍

  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第三部门、NGO……我们可以用这样多个称谓来定性中国第一个专业从事职业教育的民间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

  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中华职教社为什么能够从1917年5月6日成立之初的48人,发展到今天拥有3万多名社员,成为在海内外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全国群众性社会团体?各界比较趋同的评价是,该组织能够“应时代而生、顺应潮流而进”。所谓“应时代而生”,是指95年前,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创立中华职教社时就是本着“教育救国”的信念。所谓“顺应潮流而进”,是指95年来,中华职教社秉承“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宗旨,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推进职业教育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紧密结合。

  尤为称道的是,在当代以政府为主体推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环境下,中华职教社自觉摆位,秉持“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为党分忧”的信念,发挥自身力量,凸显民间性特质,在职业教育政府管理缺位和市场调节失灵的空间及时补位,推动职业教育多方治理格局的形成,广泛吸引海内外人士并整合各类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实践。

  具体来说,民间组织中华职教社对于当代职业教育的贡献可以用“民族思想、民情反映、民生工程、民间外交”16个字来概括。(详见附件)(信息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8期)

附件:
文件文件大小
下载此文件 (zyjsjy-00688-201218-058-060.pdf)zyjsjy-00688-201218-058-060.pdf825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