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职教如何发展,怎样突破——来自九省市的经验
综论 - 区域


  编者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形式,它比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更大的地方制约性和自主性。因此,要想使其高效、稳定地发展,应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走一条适应区域发展的道路。

  199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责任在地方,关键在市、县。因此,地方政府有权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必要的统筹和决策。”根据这一决定精神,通过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战略,我国职业教育在其后几年有了较大发展。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两次作出大力推进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和促进就业,主要受益在地方,主要责任也在地方。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要转变发展思路,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正确定位,互动互补,协调发展,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职业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内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为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近年来各地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创造出许多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湖北、四川、江苏、广西、重庆、海南、青岛、云南、上海等9个地区是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实现新的改革突破的工作经验,诠释了区域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怎样突破”。(详见附件)(信息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2期)

附件:
文件文件大小
下载此文件 (zyjsjy-00538-200812-055-063.pdf)zyjsjy-00538-200812-055-063.pdf317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