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城镇化
新闻 - 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褚宏启在《教育研究》发表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新型城镇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改革》指出,城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显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给教育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教育要促进人的城镇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促进社会融合、政治民主、经济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第一,重构城镇化与教育目标。教育要促进人的城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提升农村转移人口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和城镇居民的包容性素养,促进农村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的社会融合;通过培养农村转移人口的民主参与能力,促进政治发展;通过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第二,完善城镇化与教育体系。完善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现代教育体系,进一步增强城镇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满足农民工终生学习的需求;调整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完善教育体系的课程学科结构。第三,调整城镇化与教育布局。人口向城镇集聚,要求优化城镇内部的学校空间布局,增加教育用地,重点解决城镇学校班额过大问题;农村地区受教育人口的减少,要求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合理“撤点并校”,重点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问题;在不同层级的城镇,优化教育的空间布局,重点加强中小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增进中小城市的教育吸引力。第四,创新城镇化与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政府的统筹规划力度和行政管理能力,加强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的民主参与;深化户籍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学籍与户籍脱钩,建立包容性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财税制度和教育投入制度,完善城镇化过程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通过这些变革,使教育能够主动适应并积极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信息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期)